2021-04-07 11:06:38
一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,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具有综合职业能力,在生产、服务、管理一线工作的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、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。
二、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
(一)综合素质
1、思想道德素质:
(1)热爱祖国,拥护党的基本路线,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,具有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德。
(2)有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;有较高的道德修养,文明礼貌、遵纪守法、诚实守信。
2、科学文化素质:
(1)掌握政治、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、计算机基础等文化基础知识。
(2)掌握本专业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,包括: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、汽车电工电子基础、汽车机械基础、液压与气动基础、工程力学、钳工基础以及汽车文化、汽车结构认识、汽车使用常识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。
3、专业素质:
(1)养成爱岗敬业、遵守纪律、一丝不苟的优良职业道德。
(2)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。
(3)初步具备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一种外语听、说、读、写的基础能力;
(4)具有获取、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。
(5)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、环境保护、节约资源和创新的意识。
4、身心素质:
(1)有健康的体魄,良好的心理素质,有吃苦耐劳、甘于奉献的精神;
(2)具有互助合作精神,能正确评价自我,豁达大度,积极乐观。
(二)职业能力
1.基本能力:
(1)具备一般的学习能力、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、数学运用能力、空间判断能力,同时还需具备工作岗位所需人际交往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、对环境的适应能力,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。
(2)掌握汽车发动机、汽车底盘、汽车电气设备各系统结构、工作原理、零部件的损伤及检测、零部件修理的方法和技术要求,掌握发动机总装与调试的工艺和技术要求。
(3)掌握汽车维护作业工艺及流程。
(4)掌握汽车各系统主要项目性能检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,如:废气检测、发动机真空度检测、四轮定位检测、灯光检测等。
(5)具有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、实施的基本能力
2.核心能力:
(1)汽车机电维修方向:能熟练使用发动机拆装、维修常用工具、量具以及常用故障诊断仪;具备发动机维修、故障诊断操作技能;能根据电路图查找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;能熟练使用底盘拆装、维修常用工具、量具以及常用故障诊断仪;具备汽车底盘维修、故障诊断操作技能;具有对汽车性能进行检测的能力。
(2)汽车电器维修方向:能熟练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常用工具、量具以及常用故障诊断仪;具备电气设备维修、故障诊断操作技能;能根据电路图查找汽车电气系统故障。
(3)汽车钣金方向:能熟练使用汽车钣金设备和工具;能够完成汽车车身损伤的检测;能够完成汽车车身一般损伤的修复。
(4)汽车涂装方向:能熟练使用汽车漆面损伤修复设备和工具;具有调漆技术的能力;能够完成汽车漆面损伤的修复。
3.其他能力:
(1)能够进行计算机安装和操作使用常用专业软件的能力。
(2)具有较强自学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,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。
(3)能够进行情报检索和对外交往的能力。
三、职业(岗位)面向与职业资格
(一)职业(岗位)面向
1.主要岗位:汽车机电维修工、汽车电器维修工、汽车钣金工和汽车涂装工。
2.其他就业岗位:从事生产一线汽车维修、汽车营销、汽车装饰与美容、汽车保险与理赔等汽车后市场工作。
(二)职业资格
学生毕业时应取得汽车修理工或汽车维修电工、汽车钣金工、汽车涂装工等相应岗位的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。
四、教学保障
(一)师资条件
本专业专任教师原则上按生师比16:1的标准配置,其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不少于80%,企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比例不小于1:1,专业带头人不少于1名,专业骨干教师不少于2名,教师中本科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到90%以上。
(二)实训条件
1.校内实训场地
校内实训场地应按照完成专业核心课程教学、满足“教、学、做”一体化教学需要进行配置。专业实训室建设成集教学、生产、培训、技术服务和职业技能鉴定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生产基地。
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坐落在风光秀美、人文荟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周恩来总理故乡——江苏省淮安市。学院是国家级高级技工学校、江苏省重点技师学院,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分院。学院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、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、省市共建公共实训鉴定基地。学院先后荣获江苏省教学管理示范学校、省招生就业培训先进单位、省退役士兵培训先进单位、省德育先进学校,淮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、市文明校园、市平安校园、市最美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。
学院占地200亩,建筑面积11万平米。建有6个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公共实训中心和70多个专业实训室,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0多万元。在校生6700人,年承担社会培训5000人以上。现设置6个教学系和基础部,内设15个职能处室。另设有二类驾驶培训学校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,拥有技师、高技、高职、中技等办学层次。开设数控技术、模具制造、机械维修、自动控制、应用电子、机电一体化、汽车驾驶与维修、计算机网络、化学工程、会计、电子商务、建筑施工、烹饪等30多个专业。
学院现有教职工322人,专任教师277人,副高级以上职称64人,技师83人,高级技师28人。学院注重教学质量工程建设,目前建有省级示范专业5个,省级重点专业15个,省级精品课程23门;荣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一等奖20多项。被教育部、人社部表彰的优秀教师2名,省级教学名师8名,省级专业带头人20名。36名教师获得省、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先进个人和技术能手称号,14名教师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章。
学院以“崇德尚技、敬业笃行”为校训,围绕“环境优美、师资优良、设备先进、管理一流、质量领先”、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技师学院为奋斗目标,坚持“以就业为导向,以能力为本位,以学生为中心,以创新求发展”的办学理念,努力培养“德技并重、一专多能”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。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,强化校企合作,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,“立足淮安、面向江苏、辐射全国”,重点面向现代服务业、现代制造业、盐化工和新兴产业,多层次、全方位提供优秀应用型人才服务,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。